新聞中心 /news
聯系我們 /content

地 址:江蘇高郵波司登大道88號

電 話:0514-84433999

傳 真:

郵 編:225600

企業新聞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企業新聞

歐力特產教融合三年建設規劃

發布于:2022-5-18 9:42:33 點擊量:

江蘇歐力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工作三年建設規劃

2022-2024年)

20223月,江蘇歐力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確定為江蘇省第四批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并納入江蘇省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庫。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充分發揮本企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主體作用,強化產教融合型企業的帶動引領示范作用,打造企校命運共同體,根據《國家發改委、教育部關于印發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發改社會〔2019590號)、《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1848號)和《關于建設培育江蘇省第四批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的通知》(蘇發改社會發〔2022296號)等文件精神要求,結合我公司發展實際,特制定此建設規劃。

一、建設思路

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深度融合,發揮主體作用。在現有校企合作基礎之上,本公司充分利用企業的設備資源、技術資源和創新研發能力,與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學校在訂單培養、協同育人、校企共建、學生實習、技術研發和職工培訓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厚植企業承擔職業教育責任的社會環境,推進企校協同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在校學生技能培養質量和企業職工技術培訓水平,實現企業發展與職業教育互補共贏,創造良好的社會價值。

二、建設目標

2024年,力爭在三年內,公司完成產教融合發展架構,建立并完善產教融合試點企業工作機制,與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學校積極開展深度合作,在能源科技人才培養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輸出更多合作成果,取得較好社會效益。

1.開展聯合招生。依據崗位人才需求,與高郵中等專業學校開展“歐力特班”訂單培養,以五年制高職為主體,每年訂單招生30人。

2.校企協同育人。校企共同完善與能源科技有關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調整部分課程標準;參與學校專業實踐教學,每年學時不低于120學時;每年開展企業文化進校園活動不少于2次。

3.校企共建資源。開發校企培訓教程或活頁式教材不少于3本;校企共建“崗位承包”實踐場所2個;建立高郵中等專業學校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基地;在學校建設1個“企業大師工作室”,在企業建設1個“學校名師工作室”;校企共建專業實訓平臺和網絡學習空間。

4.做實學生實習。健全學生到企業實習制度;建立學生實習工作考核和補助制度;制定詳細、周密的學生實習計劃;開展“樹典型、獎先進”評選活動。

5.推進協同創新。校企共建1個技術研發平臺;校企共建1個創新競賽平臺;每年組織2次企業研發技術人員與學校專業骨干教師座談研討。

6.組織職工培訓。每年組織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培訓人數不少于30人;持續開展職工轉崗培訓;每年開展崗位練兵1次;校企聯合開展職業技能競賽1次;鼓勵職工參與繼續教育學習,提升學歷。

三、具體任務

1.開展訂單培養。

滿足企業發展對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斷儲備專業化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積極開展“歐力特班”訂單培養,每年5月份,與高郵中等專業學校編制聯合招生方案,實現“招生即招工”。聯合招生的專業主要為五年制高職計算機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兩個專業,年招生人數不少于30人。組織訂單班學生入企業專業實踐,按崗位分組并配備指導師傅,提高學生專業能力,每年學習不低于2個月。

2.深化協同育人。

對接企業崗位標準和學校專業建設標準,圍繞能源科技發展需求,校企共同完善五年制高職計算機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兩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專業平臺課程和方向課程的標準,使學校專業教學和企業生產實際融合一體。安排企業技術骨干參與學校計算機和機電專業實踐教學,教學學時不低于120學時,把新工藝、新方法、新技術帶進課堂;安排企業管理人員每年進校園,開展2次企業文化講座,讓學生了解企業發展理念、工作環境、工作要求,增強學生對企業的認同和喜歡,為后續入企實習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3.推進校企共建。

依據訂單班學生學習特點和企業職工學習需求,校企共同開發培訓教程或活頁式教材不少于3本,將崗位重點技術要求納入其中,為在校學生和在崗職工學習培訓提供高質量資源素材。校企共建“崗位承包”實踐場所2個,學校承接企業生產流程業務,企業技術人員指導,教師成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與管理人員,學生交替作為生產員工。建立高郵中等專業學校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基地,讓專業教師定期在企業相應的工作崗位上參與實踐鍛煉,既提高專業教師的專業能力,也把實踐所得傳授給學生。依據專業建設特點,在學校建設1個“企業大師工作室”,讓師生參與工作室活動,提高師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在企業建設1個“學校名師工作室”,讓企業技術人員參與工作室活動,提高技術人員的理論水平。圍繞計算機和機電專業的核心實踐需求,校企共建1個專業實訓平臺,積極構建網絡學習空間,鼓勵職工和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線上學習。

4.規范學生實習。

規范組織訂單班學生生產性實習,健全學生到企業實習制度,建立學生實習工作考核和補助制度,企業為實習學生投保實習責任保險全。制定詳細、周密的學生實習計劃,每年組織學生入企業實習不少于2個月,學校安排教師參與管理,保障學生安,企業為學生安排指導師傅給予技術幫助,讓學生不斷熟悉崗位生產知識。邀請學生家長和行業人員參與,校企定期聯合開展“樹典型、獎先進”評選活動,評選出優秀的實習學生,對其事跡進行宣傳,對其本人進行獎勵,激發學生在企業的學習熱情,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

5.協同研發創新。

基于最新技術,整合學校和企業設備資源,校企共建1個技術研發平臺,校企有關人員共同參與,進行新產品研發和生產工藝改造。校企共建1個創新競賽平臺,讓企業技術人員和學校師生圍繞能源科技關鍵技術、核心工藝和專業教學,開展協同創新,每年組織不少于2次的創新競賽,幫助學校遴選優秀選手參與省市創新大賽。圍繞產學研工作要求,每年組織2次企業研發技術人員與學校專業骨干教師座談研討。

6.實施在崗培訓。

依據崗位不同工種,邀請高郵中等專業學校對企業新入職和轉崗職工進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每年培訓人數不少于30人。鼓勵職工參與繼續教育學習,提升學歷。對參與培訓和學歷提升并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職工給予一定的獎勵和補貼。為切實提高職工專業技能,強化專業知識普及,鼓勵企業職工和學校專業教師深入交流,每年開展企業崗位練兵和職業技能競賽各1次。

四、保障機制

1.組織保障。成立以人力資源部部長為組長的產教融合工作領導小組,推進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研發部部長牽頭相關部門負責產教融合型企業工作實施方案, 明確責任人,細化各項任務,確保產教融合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2.制度保障。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將校企合作資源建設、 團隊建設、學生實習等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立產教融合自查機制,制定考核標準,對產教融合性企業重點工作和具體任務加大檢查力度。

3.經費保障。加大資源整合和經費投入,保障聯合招生、協同育人、資源共建、研發創新、學生實習、職工培訓等工作的投入,確保各項任務順利開展。

4.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定期開展安全大檢查,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不斷完善安全保障體系,營造產教融合安全有序的良好環境。


在線客服

24小時在線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亚洲 自拍 另类 欧美 综合,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